大家都知道,在战国以前,人们的姓和氏是分开的,而且对于男子通常都是称氏而不称姓。那位为秦国变法立下大功的商鞅就有商、卫、公孙等多个氏,但实际上他的姓是姬。
但秦统一以后,原先六国的贵族子弟就都变成了平民百姓,没有了封地也就失去了氏的意义,有的就以国为姓,或着把之前的氏定为姓,从此姓氏合一,也就固定下来了。
不仅如此,由于国家一统,皇帝的姓就成了最高贵的姓,凌驾于万姓之上,百家姓中赵姓排第一就是因为赵姓是宋朝国姓的缘故。但国姓并不是皇帝一家子独享的,很多时候还被皇帝用来赏赐臣子,以表彰对方的功绩。
比如刘邦建立汉朝时,就分别赐娄敬、项伯等人姓刘;唐朝皇帝也特别喜欢把李姓赐给臣下,那位唐朝名将徐世绩就是赐姓李后,被后世称为李绩的;此外还有历史上那位著名人物郑成功,他在当时更响亮的名号其实是国姓爷“朱成功”。
但是皇帝赐姓也不一定全赐好的,有时候也故意把一些具有羞辱含义的姓赐给大臣,比如下面这4大姓氏。
1、狗姓
姓苟或许很多人都听过,但是姓“狗”的恐怕就不多见了。历史上曾经有过狗未央这个人,但这个名字其实是对他所从事的职业的代称,并不是他的本姓。那这个狗姓是怎么来的呢?
五代时期,后晋的石敬瑭为了换取契丹出兵来打败后唐军队,不仅割让燕云十六州,甚至还称呼比自己小10岁的辽国皇帝耶律德光为父亲。当时石敬瑭手下一位姓敬的大臣认为太过屈辱,公开反对。
石敬瑭一怒之下就赐这位仗义执言的忠臣姓狗。雍正继位时,为了羞辱与他争夺皇位的八弟允祀,就赐他姓阿其那,这个阿其那在满语中也是狗的意思。
2、虺姓
虺是毒蛇的意思,同样源于赐姓。武则天代唐称帝前夕,越王李贞、琅琊王李冲为保李唐江山起兵造反,结果战败。武则天不仅削去了他们的宗籍,还赐姓虺给他们的子孙,以示羞辱。
3、饕餮姓
饕餮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怪物,贪婪而且残暴。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的第八子武陵王萧纪牟谋逆,后来被他的哥哥萧绎杀死,并废掉了萧纪的国姓,而让他和子孙改姓饕餮。
4、枭姓
枭首是上古五刑之一,即把犯人斩首后头颅悬在城门上示众,而负责执行枭首的刽子手就被称作“枭人”,当然,这个依然跟狗未央的意思一样,是用来代称职业的,还不是姓氏。
后来隋炀帝在征伐高句丽时,大臣杨玄感突然在洛阳起兵造反,隋炀帝不得不匆忙赶回平叛。杨玄感的造反直接导致了隋炀帝第二次征伐高句丽失利,出于气愤,隋炀帝就赐杨玄感子孙姓枭。
随着朝代兴替和后世改姓的缘故,上面说到的这4种姓氏几乎已经绝迹了,但如果你遇到这4类姓氏的人,那他们的祖先无疑都做过同样一件大事:反叛。
虽说其中不乏一些忠义之举,但在皇权大如天的古代,皇帝认为你是反叛那就是反叛,甚至把一些极其低贱不吉或歹毒凶狠的字眼赐给臣下,以示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