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的历史,那是源远流长,不过任何国家的历史都有辉煌和耻辱的时刻,中国也不例外。可以说在清朝中期之前,中国的历史都是非常辉煌,而且很多周边的国家还是我们的附属国,比如说韩国日本等。但是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有一件事情意义深远,就是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应该说是让中国意识到了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也让清政府被迫的打开了大门。鸦片战争的失败让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的《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想必大家都知道一条,就是把香港划给了英国,而香港一直到1997年才回到祖国的怀抱,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时还有一个城市被英国占领,就是威海。
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得到香港以后,并没有善罢甘休,而是把目光选择在了沿海地带。英国最开始的目标是黄海的要塞旅顺,但是当时的沙俄是抢先一步占领了旅顺,而英国拿沙俄也没什么办法,所以英国只好转移目标。
说到威海,其实地理位置也是十分的好。在鸦片战争的时候,由于日本军队击败了北洋海军,所以威海就归日本管理,而日军也因此控制了黄海的入海口。而英国为了得到威海,也是想尽了办法,最后英国决定打算和日本进行利益交换,于是双方签订了一个条约叫做《中英订租威海卫专条》,从此以后,威海就开始归英国管辖,虽然威海在行政上还是属于中国,但是管理方式和香港没有什么区别。
威海虽然不如香港发达,但是重要性却不言而喻,军事意义很重要。英国对威海很是重视,所以香港都是派出英国官员来管理威海卫,而威海卫的最后一任威海卫行政长官,叫做庄士敦。熟悉历史的人知道,他曾是溥仪幼年时的宫廷老师,对中国很是了解,而且和溥仪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在管理上,英国也是想了很多有效的办法,比如说雇了大量的华人警察,所以威海还有着一支大约1000中国人组成的军队,叫做华勇营。
一战结束以后,由于中国是胜利国,所以中国有权向英国收回威海。而威海作为重要的港口,如果一直被英国控制,会非常的被动。于是北洋政府就强烈要求和英国进行谈判,但是英国并不想立马把威海归还过中国,于是向中国要求英国的战舰可以停靠在威海,这个要求显然是十分不合理的。后来双方就来回的谈判,英国还制定了《接收威海卫委员会中英委员协商意见书》,但北洋政府迫于舆论的压力,并没有在上面签字。
一直到1929年,威海的事情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英国迫于国际舆论的压力只好同意把威海交还给中国,于是派英国大使兰普森和南京政府进行谈判。随后交接完成后,英国的舰队也撤离威海。当时英国的代表庄士敦代表英国站在威海卫行政长官衙门前,正式把威海归还给中国。
而现在的威海发展相当的好,不仅环境优美,而且人民生活十分的富裕,人民的水活水平在全国是出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