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外敌环伺,内患不断,屹立数百年的清朝随时可能覆灭。为了多喘口气,皇帝溥仪找来众臣商议"预备立宪"之事,希望通过革新来延缓清朝灭亡的命运,当时除了清朝在革新外,隔壁的朝鲜也在进行革新,且日本也参与其中。
时间退回到一八九七年,这一年狂妄自大的朝鲜改名为"大韩帝国"。朝鲜历史上从没有一个国家敢称"帝国",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虽说其领土基本没有变化,但王国和帝国,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抛弃宗主国更名帝国后的朝鲜(亲日派系)和日本走的越来越近,在朝鲜眼里,日本既然能打赢满清,那实力必定强于清朝,跟着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远比跟着一个快速衰败的国家要有前途。但日本并不是
要朝鲜跟随自己,而是想吞并朝鲜,当时的日本一直在找时机。
一九零九年,韩国总监伊藤博文正在中国和俄秘密谋划如何瓜分东北时遭到朝鲜爱国人士暗杀,日本就借这一事件煽动舆论,准备将韩国据为己有。次年,双方签署"日韩合并条例",更名十三年的大韩帝国宣告覆灭。日本吞并大韩帝国后,又把将其更名回"朝鲜"。可能有读者会有疑问,这和中国有什么关联?
日本全面控制朝鲜后,接下来就是"同化",让朝鲜百姓废弃原有的姓氏,改用日本姓氏。"姓"是一代人、一个家族的传承,朝鲜百姓能答应吗?他们奋起反抗,但这一切都在日本意料一种,日本采取暴力镇压,百姓既受不住暴力,又不想改姓,于是他们开始逃亡,逃到了哪里呢?清朝的满洲。
满洲一下涌入大量难民,怎么处置成了清朝头疼的问题,该怎么办呢?清朝为了让难民有一处容身之所,就划了一块长七十里,宽四五十里的地让难民开垦,于是人们就起名为"间岛"也叫垦岛。起初难民为了能吃口饱饭,干活很是勤奋,不过当涌入的难民越来越多,味道慢慢也就变了。
日朝就想强占间岛,并以此为基础,向内部一点点渗透。其实间岛所属权早在一九零九年"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中就已经明确标明属于中国。但日本就想趁中国疲弱,抢夺更多的利益,从而发生间岛归属权事件。
间岛事件过去将近百年,日本也不蹦跶了,但韩国一直很活跃,最近几年,韩国为证明间岛所属权,找来四百多张古代地图,却没有一张能证明间岛时他们的,不仅如此,地图中显示朝鲜只是在十六世纪才出现,而且现在的日本海在地图上标注的名字叫"中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