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有厚葬的传统,特别是汉朝之前,汉朝之前的帝王陵,一般把国家收入的三分之一都拿来给皇帝建陵,也正因如此两汉之前的陵墓几乎没有完整的,都随着王朝的覆灭被盗挖殆尽了。
与此同时历代的统治者并没有吸取教训,减少陪葬物,反而是在陵墓上打主意,要把他建的更结实,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唐朝十八陵了,他们是开山建陵,整个唐朝290的历史出现了20位帝王,除了两位不是在陕西之外,其他的都在陕西,因此号称唐朝十八陵。
十八陵
只是帝王的想法是好的,现实却很残酷,整个唐朝十八陵在唐朝灭亡后,除了一座没有被盗外,全部被一个叫温韬的所盗。其中唯一没有被盗的就是乾陵,这座陵墓不单是坚固,更主要的是神奇,每次都让盗墓者主动放弃。更有意思的,这么多人没有挖开的墓道口,最后却被几个炸石头的农民无意中炸开了。
乾陵
第一次 黄巢
黄巢挖乾陵的证据至今还留着,就是一条被称为黄巢沟的景点,当年黄巢经过乾陵的时候,为了获得财务充实军饷打起了乾陵的主意,而且是派了四十万大军开挖,按说这么多人,什么陵墓打不开,可他挖了半座山也没打开乾陵,原因很简单,方向挖反了,没有找到墓道口,只能无功而返。这是乾陵历史上,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盗墓。
黄巢沟
第二次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盗墓贼
温韬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盗墓贼。根据五代史记载,温韬在担任耀州节度使期间,把唐朝帝王陵挖了一个遍,包括李世民的昭陵,昭陵是唐朝帝王陵中最大的一座,单是功臣皇亲的陪葬墓就有180多座,但是只有乾陵前后三次派军队所挖都无终而返。
倒不是温韬不想盗挖乾陵,他也知道,乾陵是整个唐朝宝物最多的一座帝王陵,原因很简单,这里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两位皇帝都在这里,陪葬品会少么。第二,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也是唐朝经济的繁荣时期,国家富裕,一个有钱的国家,帝王陵墓也不会太寒酸。所以温韬对乾陵是志在必得。
昭陵
但是温韬每次去盗乾陵的时候,只要一上山立刻刮风下雨闪电雷鸣,一旦下了山立刻就晴空万里,就这样一连三次,吓的温韬再也不敢打乾陵的主意了。
这是乾陵历史最危险的一次,多亏了神奇的天气帮忙。
第三次 现代化武器盗墓
第三次乾陵遭到军队盗墓就是民国时期了,民国时期有位将领叫孙连仲,他当时驻扎在乾陵附近,也想打乾陵的主意,当时孙连仲以演习的名义,带着一个师的兵力就上山了,他和黄巢一样,都是没有找到墓道口,虽然带的是,不用挖,但是炸来炸去都没找到墓道口。
孙连仲
不过对于孙连仲盗墓失败还有一种说法,说当时炸开岩石之后,爆炸声中升起一团黑烟,然后这团黑烟又吓死了几个士兵,导致无人敢盗,只能半途终止。这个说法也是有可能,毕竟在古代盗墓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估计前面几个士兵心理素质毕竟差。
其实乾陵在历史上遭遇的盗墓贼起码几十起,只是这三起影响比较大,乾陵也是运气好,建国之后还被炸开过一次,说是有一次当地的农民炸石头,无意中把墓道口给炸了出来,,还好有定陵的教训,上级要求帝王陵从此不在发掘帝王陵。历史就是这样,想要的得不到,无意中的几个农民居然把墓道口炸开了。